东部战区陆军首次电子对抗比武【五大亮点】
全媒体记者 | 王宇、郑雨龙、杨钰、邱瑞清、刘伯宇
东部战区陆军首届电子对抗比武在某电子对抗旅驻苏州营区拉开战幕,列队齐整,气势磅礴,一支支电子对抗奇兵队伍,正蓄势待发,欲大展身手。
▲列队齐整 气势磅礴
▲生龙活虎,士气高昂
亮点一:天空不作美,照样接着比,紧贴实战化▼
亮点二:赛场静悄悄,实则火辣辣——无形战场忙▼
无形战场忙,电抗比武不仅要考指挥员、教练员,更要对战斗班组和电抗专业尖子进行考核,第一天的装备操作项目,看似平静的赛场,实则装备内热火朝天,不同于其他类型比武,没有激动人心的大场面,电抗比拼的是精准性和判断力,对官兵的“脑力”要求极高。
亮点三:尖子固重要,团体价更高——全面都过硬▼
以前的比武更多针对的是指挥人员,战斗班组主要依托集团军自主抓,想要全面提升战斗力,就必须做到人员层级全覆盖,专业要素全覆盖,要将比武的指挥棒从单要素转向全要素。此次比武拓宽了对象层级,分4类对象,8项科目,每一位考核人员采取单位推荐和临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选定,从营级干部到普通一兵,全员参与,一人不漏,采取通用共同+兵种特色的方式,变以往训练尖子个体较量成单位整体的综合比拼,从满足少数拔尖向追求全面过硬转变。
亮点四:标准严细精,战力求突破——直指打胜仗▼
以往的考核标准各单位自己制定,每个集团军标准不同,部分评判标准过于粗放导致了作战能力提升缓慢,鲜有突破,为了解决这一类问题,战区陆军带集团军三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先期三天的集中办公,结合陆军比武标准和战区陆军的使命任务,采取百分制加加权值的考核方式,对各单位的考核内容进行量化处理,细化到对战斗班组考核的地钉位置、数量、样式和完好程度都严格要求,形成了一套紧贴战区陆军实际的考核标准。
亮点五:透明考风纪,拒绝不公平——督导全覆盖▼
此次比武外请了全军院校21个专家教授组成权威裁判团,他们一进单位便上交手机,严格监管,拒绝一切自主和外界的交流,纠察和岗哨同时设置,禁止参赛人员和无关人员接触,实现公平公正,此次比武还准备了20套监控系统对整个赛场进行全方位录像,选手有异议,可以进行回放溯源查证,每一位选手比武前都要进行检录,确保身份属实。